Day 2 笑什麼 你也是Sequential Art (上篇)
少時專心琢磨技藝,長大後發現創作者最需要克服的是既定認知、刻板印象。
_________________
在同一個媒介苦修打滾多時,自然而然會走出自己的軌道。但太過自我感覺良好地走在這條路軌上,就會只專注看著自己軌道的正前方,不經意放棄了觀看其他路軌的景色,甚至還以為那些景色根本沒什麼好看的。
我是個由漫畫出發了解藝術的人,所以今天容我從漫畫講起。
如 Day 1 所說,可能因為日本成長的緣故,自人生有記憶起,我就每天在看漫畫,尤其是少年Jump。隨著漸漸長大,我也變得喜歡解構集英社旗下的漫畫。什麼每頁平均5-7格分鏡、黑白色比例、玄幻打鬥漫畫的武器一定有劍、男女角色數目的比例等等。聽起來像是個專家。
那時全中大Fine Art Undergraduates只有我一個在畫漫畫,(江記黃照達等人都早就畢業了)心想,該沒什麼人challenge到我關於漫畫的認知吧。突然一句。
「喂,你覺得漫畫是什麼呀?」
聽起來多簡單的問題,我卻支吾以對地答辯著。
用「答辯」,是因為我發現自己不懂得回答,卻又不想被看穿。即使看著那提問者純粹出於好奇的誠懇臉色,那毫無敵意的請教,我還是選擇砌詞答辯。那刻即使真的成功說服了他,也讓我內心誤以為足夠堅牢的漫畫知識庫像國人玻璃心般輕聲敲碎。
隨著多年對漫畫漸漸深入的認知,鞏固下來的是對漫畫的既定認知。且這種既定認知在內心刻劃得愈深,就愈難以接受其他形式的漫畫,甚至拒絕理解,把不熟知的漫畫歸類為邪魔外道。
幸好我未算病入膏肓,仍能就自己對一種媒介輕妄、粗糙的觀念提出質疑。
然後我就認真地想「漫畫是什麼」。
我嘗試把視野拉遠來看。但一旦把視野拉寬,什麼影像藝術、動畫、舞蹈等等的,都映入視線。媽啊。我只是想思考漫畫是什麼。為什麼你們都走進來了?
「因為你剛才在想『漫畫是有序的圖像排列』啊」。
錄像 動畫 舞蹈 etc has joined the chat。
「我也是有序的圖像排列。」
「我們也是。」
「那我們都是漫畫囉?」
「不是吧。」
「為什麼不是?」
「那你們是何時開始出現分野的啊?」
「圖像排列的邏輯、媒介、方法。」
我嘗試扒開來看它們之間出現分區的界線。但發現界線很糢糊,糢糊得像是形容顏色的詞語,什麼「藍綠色」、「綠藍色」、「青色」、「鴨綠色」、「青玉色」、「綠松色」、「碧綠色」。但後者要定義區別,其實可以用光波長、Hex Color Code等賦予每個詞彙絕對且可量化的定義。可是,藝術媒介又可以嗎?或許硬要在藝術形式上找出絕對量化的定義並不可行,但透過思考媒介間微妙的區別及共享之處,就能更理解自己處理不同媒介時,腦袋究竟出現過怎樣的思維轉換。
於是,媒介之間的糢糊界線、未明之處,變成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也開始在這些地方鑽起牛角尖,用另一種心態重新畫起漫畫來,還把一批Copic Marker,G筆頭擺進蘋果迷你倉封印起來(說起來,有人想要嗎?可dm我,還有很多哦)。
如果真的深究這道問題,需要大量實驗及閱讀經驗。於是就傾家蕩產買起書來。還記得,第一年受邀參展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時,我花了10000多元港幣買了一個行李箱份量的書。因為那時覺得當地的書,錯過就沒了,因為我活在被港漫、英雄美漫、日漫當道的香港,生怕回來後就再也找不到這些書。所以當時的想法就是有殺錯無放過,要買下一眼間看不透是什麼東西的書,回港再慢慢研究。
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將介紹我自己在一些作品的嘗試,以及不同藝術家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
此Post第2、3、4張:Cube Escape Paradox (柳廣成)
_________________
我在腦海內的漫畫VS動畫之思辯:Frame Rate vs Panel
年少時買過漫畫化的寵物小精靈劇場版:《超夢夢的逆襲》、《利基亞爆誕》、《結晶塔的帝王》、《穿梭時空的相遇》。發現內文都是電影動畫幀格的截圖,排列成漫畫形式印作紙本漫畫書。後來我在想一個顯而易見但卻耐人尋味的問題:
是否把上述電影的Frame Rate 調至平均On 90(不是粗口哦),就看起來像漫畫了?
(得出on 90的根據:90分鐘電影有129,600幀(24FPS),用一頁漫畫平均7 Panel,一本書200頁的算法來算,129,600/(7x200)≈90)
影片需要高frame rate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讓圖像連續變化、運動(播放)的速度而導致肉眼的視覺殘象產生的錯覺,而誤以為圖畫或物體(畫面)正在活動。漫畫的Panel間的提示因不需要考慮殘象運動錯覺的事實,令腦袋足以腦補Panel間的缺失即可。
自4年前畫起動畫後,我就在想如何把畫作的frame rate變得尷尬,慢得既不像動畫,快得又不像漫畫。於是在此書,就試試看了。動畫裏上一個幀格映入你的眼球後,就是下一個幀格的事了。上一幀格消失,下一幀格出現,如此輪替。但漫畫就是要所有畫面乖乖地印在紙上讓人一覽無遺。那不如讓onion skin更透徹些、延伸得更遠些幀格,全畫出來好了?(哈哈,literally OnionGhost)
在我這次作品上,我覺得漫畫可以玩的是發生於頁面上的圖像排列,不是輪流替換單一幀格畫面。但又可以應用在處理動畫會思考的事。
這時你可能會說,漫畫就非得是平面紙本不可了?
很好的提問。所以,下一個。
_________________
此Post第5、6、7張:Here(Richard Mcguire)
_________________
要在電子熒幕介紹這本書的魅力,恐怕有點難。因為Here作出的嘗試,是有意圖地讓漫畫書作為立體、具厚度的印刷品,如何藉其物理性與內文的空間感巧妙呼應。但它不是pop up立體書,因為它還是以完全平面的紙本製作而成,圖像的解讀仍然依賴平面紙張的表達。我說的立體,意思是指作者賦予書本在釘裝上的立體空間意義,令書本的釘裝不流於紙本書籍純粹的物理特徵。
Here是左揭書,封面是從外界視覺看到的屋子窗口,封底則同樣是從外界視覺看到的牆壁。內頁則是由屋內視覺向外看的景象。亦即,內頁左頁一定是向窗戶外看的,右頁一定是向牆壁看的。以90度角翻閱,就會構成封面、封底是屋外空間,內頁則是屋內空間。Here這本書的原則,就是空間上的視點是絕對不會改變的。
Here內文近300頁,透過漫畫鏡框再加標明的年份,由固定的視覺,持續變化的時間,交代這一空間發生過的人和事。
內文最初較在想像範圍內,就是屋內在數十年間換過不同的租客,有過長期租客,看著家人數目多了起來。還有數頁這樣的場景:在相隔甚遠的時間說過的各種話語,硬被漫畫的分鏡力量截下來,放在同一畫面。彼此間的語句本應毫無關聯,但卻因為漫畫的力量而被安排在同一空間重遇,使得兩者間的話語像在交談般。
後來,時間的尺度開始拉闊。時間延伸至房屋仍未被蓋起來的時代,剛好有個獵人經過,他射出的箭,剛好擦過漫畫內永恆不變的視點;還有城市化的經過、築屋的過程、工人等,都被這絕對不變的視點映下來。漫畫中後段還來到未來的時光、以及遙遠的過去:地球剛誕生,仍無大氣層之際,漫天星星、隕石的場景。
_________________
我發現自己寫太長了。要分兩天寫。明天會進入動畫世界多一點。
另外,介紹多點在漫畫媒介的既定語言、概念上大作發揮的藝術家及作品,可以google,還可以上網買買他們的書看:
(此Post第8、9、10張)
榮念曾 天天向上
Tobias Schalken Balthazar
Chris Ware (我推薦他所有書,算是Infographic x comics的始祖)
_________________
老實說,愈是探索,就愈不知道漫畫是什麼。但我樂在其中,如Day 1 所說,這並不是一種迷失的狀態,而是令我雀躍的事情。就像研究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般,發現在宏觀世界行得通的物理定律,在微觀世界卻莫明其妙地一一被推翻否定。量子力學像是有意識般地對你說,「再想清楚才嘗試定義『規則』吧。」
漫畫的全貌是什麼,就算是手塚治虫,我也不覺得他會知道。他也只是漫畫作為藝術形式的始祖發現者。像是物理學的…愛因斯坦吧。愛因斯坦發現了很多事,卻也帶著對量子力學的種種不解,歸入塵土了。不是他們渺小,而是世界太宏大了。
漫畫的世界還有什麼未被發現,其實真的還有很多人不想停留在已知的既定形式,貫徹實驗精神,務實地用創作探索著。就算眾人不一定關心,作品不一定出名。
動畫也是吧。
隨著在藝術的造藝及年齡的增長,就更得提醒自己要謙卑。
謙卑不是說在公眾形象上盡量以禮待人、說話盡量客氣謙遜,而是指對藝術保持謙卑。才能看得更清,藝術史的接龍遊戲才能玩得下去。於我而言,藝術是一種思考訓練,要對自己的創作時刻保持質疑,不能只苦修技藝,被自己畫作的視覺之美矇騙。
我覺得對藝術形式愈是Judgemental的人,他們對藝術媒介的既定認知就愈深,就愈需要否定,以捍衛他們內心對於藝術媒介片面的認知。因為如我經歷般,這種認知好歹也是用歲月建構出來的,就算被據理力爭地挑戰了,也會害怕信念失守,於是需要死守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才不會令長年建構出的自我搖搖欲墜。
Artist Statement 常見的語句「向____提出挑戰」雖有被濫用之嫌,但考慮適當的Context,其實本身的說法並沒有錯。
挑戰的就是我們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作品會證明某些認知是過時的,此時我們就得承認這些認知已不合時宜。而這種不合時宜,與今期流行什麼東西無大關聯,因其否定來自創作上實驗結果的推敲。經不起推敲的觀念就捨棄吧。若此觀念出自你心,就更需要虛心捨棄。
打了四小時字,發現打子4000字,見諒lol
下篇明天出!再會!
#onionghost #onionghosthk #動畫 #動畫推薦 #插畫 #illustration #animation #illustrationartists #animator #happynewyear #newyear #drawing #art #artist #pencil #comic #manga #bd #bandedessinee #柳廣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何在美國創立藝術實踐平台? ✅離島人訪談花絮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2020/ep098/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HATCH的創辦人:宋若彤&李于一。 宋若彤(Minna Son)和李于一(Nana Yu-I Lee)兩人在古根漢博物館實習期間,受日益改變的...
「fine art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fine art定義 在 柳廣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fine art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fine art定義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fine art定義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fine art定義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fine art定義 在 Re: [學問] art跟fine art的差別?? - 看板FineAr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fine art定義 在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fine art定義的評價費用和推薦,PTT.CC 的評價
- 關於fine art定義 在 Nunu Fine Art | Taipei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fine art定義 在 What Is Fine Art?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fine art定義 在 北美館 2016台北雙年展論壇| 稻賀繁美TB2016 SYMPOSIUM ... 的評價
fine art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千分之一風景,千分之一的你》
這是一個有關城市之人,擺脫文明,擺脫科技,藉著藝術語言,展現非人類自然史的故事。
這不是一檔展覽而已。
人從來不是地球上惟一的主體。數千年前《詩經》,人的心靈世界多麼與自然緊密連結,那蟲鳴,那鳥叫,都能呼應愛情,呼應一個人的心靈,帶來內心最原始的悸動。
自然,一直都包圍著我們。
愈文明,我們卻愈逃避自然。現今的城市,價值觀,讓所有人都沒有選擇餘地得追逐文明所定義的成就。
人們視界中植物,只是路過的一部分,你不會停下腳步,細觀它:即使有心之人,也是拿起手機,照相機,拍照,咔嚓咔嚓一下,算多情了。
年輕藝術家顏群,卻在一個智慧手機充斥的年代,拿起畫筆,回到照相機發明前,歷史上風景畫家的態度:一筆,一觸,逐步開啟靜物的奧秘。
尤其顏群畫的是樹葉,葉中的紋理,是它生命軌跡的紀錄,葉片灼傷是它和太陽纏柔的辯証。顏群把他的視角專注於此,畫展開幕中參與座談的羅展鵬説:「顏群告訴我們,人類不是地球的主角。」
顏群的老師林欽賢稱顏群揭露了一個平時被文明所忽略的視角。「他將藝術修辭法中的感官刺激性降低到一種水平,接著才是讚美這〈千分之一風景〉感性魅力的時刻。」
〈千分之一風景〉所呈現的規則線條與植物的恆常色彩,是藝術家為了印證其生活理念的方法學。台灣在寫實畫派的大家林欽賢教導我們如何看待這樣的作品。那不只是一幅畫:你要先感受到抽象的音樂性在「顏氏美學」中的重要程度,當他在進行這些抽象的圖像操作時,他將大量心思投入在二維世界之「線與面」的豐富變化中,企圖譜寫出如〈田園交響曲〉的壯碩旋律,而這旋律僅僅是由幾個簡單的音符所構築而成。
顏群説:相對於動物世界,植物被動於環境限制下,表現出了特有生命特徵,它們能默默等待機會、服從宿命,卻也竭力享享陽光、空氣、水……。
《千分之一風景》,你看到的豈止千分之一。它是你錯過的另一個世界,那幾乎是千分之999。它是靜默等待頑強的生命,它可以僅由幾個音符組成,卻已懂得竭力享受一旦出現的陽光、空氣,和水。
我們才是萬物地球的《千分之一》。
顏群獲獎:
2017 全國美術展 油畫類 金牌獎
2017 全國油畫展 陳銀輝獎
2016 全國油畫展 入選
2015 磺溪美展 入選
2014 台中教育大學 典藏獎
林欽賢:林欽賢 世界肖像畫大賽 得獎新聞:「美國肖像畫學會」(Portrait Society of America)在華盛頓DC地區舉辦第二十週年〈世界肖像畫大賽〉暨研討會,一共有2733個徵件數~,很幸運被選為第三名(the third place)。
Portrait Society of America除了紀念史上知名畫家約翰‧沙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 ,1856 –1925)之外,它的宗旨是培養和促進社會對傳統美術、肖像和具象藝術的實踐、技術和應用的理解。
https://www.chimeimuseum.org/館內訊息/1A44C47C-C009-4CA5-83A6-62819656AD88/334
與談人羅展鵬:世界肖像畫大賽2020TOP50,入選名單之一。
顏群(b.1991)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生,曾獲全國美術展油畫類金牌獎、全國油畫展、磺溪美展...等重要獎項,曾舉辦多次展覽。在此次個展中,將呈現多樣性的發展題材、精微細膩的繪畫風格,脫穎蛻變成新系列的作品。
千分之一風景-顏群個展
貴賓預展|2020.4.24
展期|2020.04.25 – 05.24
開幕座談|04.25 15:00
與會嘉賓|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系林欽賢主任、藝術家羅展鵬、藝術家顏群
地點:大觀藝術空間.台北.大直
A Thousandth Landscape - Yen Chun Solo Exhibition
VIP Preview | 24 April 2020
Exhibition Duration | 25 April – 24 May 2020
Art Talk and Opening Reception | Saturday 25 April at 15.00
Guest Speakers |
Professor Lin Chin-Hsien, Head of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Mr Lo Chan Peng, Artist
Mr Yen Chun, Artist
(畫作圖片取材自「大觀藝術空間」展訊電郵)
—圖片四為林欽賢作品,其他均為顏群作品
fine art定義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I 的畫作居然可以賣到 1358 萬台幣!生成對抗網路造就這個「演算法美學」
Posted on 2019/06/06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面對全球人工智慧浪潮,有些人認為藝術創作是 AI 永遠代替不了的工作。而當一幅 AI 畫作在紐約的拍賣上高價成交,這背後意味著什麼?這幅成交價格高於畢卡索畫作的 AI 作品,運用了改良版的生成對抗網路(GAN):創意對抗網路,該系統系統能偏離已經學會的風格進行「創新」,即生成新的藝術品。(責任編輯:方禹涵)
大數據文摘出品
作者:蔣寶尚
2018 年 10 月,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在紐約拍賣出了一幅不一般的畫作。
在那次拍賣會上,一共有 363 件畫作「同台競技」,其中包括 20 多幅畢卡索的名畫。最終一幅「特別』的畫作力壓群雄,以 43.25 萬美元(約 1358 萬新台幣)成交,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全場的最高價格。
這幅特別的藝術畫屬於肖像作品,並不是出自大師之手,甚至連人類持筆都算不上。這幅畫是由人工智慧繪製,AI 以朦朧的筆觸描繪了一位名叫埃德蒙·貝拉米(Edmond de Belamy)的男士,另外畫作右下角的作者簽名是一個數學方程式。
AI 目前的這個水準值不值這個價暫且不論。但 2018 年 10 月拍賣的這一天或許將被寫入歷史,因為這將意味著人工智慧創作的繪畫作品正式作為「藝術品」被市場接受,「標誌著人工智慧藝術作品將登上世界拍賣的舞台」。
AI 藝術品也有了正常的市場攤位
除了以拍賣的方式出售 AI 畫作,現在 AI 藝 術品也有了正常的市場攤位!
國外一個名為 9 GANs 的藝術館將 AI 算法生成的作品放在了 Fine Art America 以及 Society 6 上面售賣。
注: Society6 是表達自我的市場,擁有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獨立藝術家設計的優質產品。零售店裡沒有其出售的產品,其主題集中在時尚、藝術、禮品和裝飾品。
在 FineArtAmerica.com 網站,藝術家和攝影師可以上傳他們的藝術品圖片,並設定的價格,向全球的觀眾售賣自己的作品。
此藝術館每小時能夠生成 9 幅藝術畫作,涉及主題包括肖像、抽象、超現實、素描等等。總之市面上存在的種類,這個人工智慧都能生成。
網站主頁更新之後,一個小時之前的 9 幅畫將被永久刪除,按照網站的說法,每一幅畫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也對畫作開放下載,只不過下載需要支付 15 美元到 165.99 美元不等(約新台幣 470 到 5210 元)。
下面這幅畫售價 165.99 美元(約新台幣 5210 元),據介紹這是一款金屬印刷品,印刷在鋁板帆布上,支援木框架。這幅畫也有售價 19.99 美元的一款(約新台幣 627 元),不過是紙質印刷品,打印墨水使用 EPSON K3 墨水。也就是說,每一幅畫雖然都是獨一無二的,其「藝術價值」不好估計,同一幅畫之所以有差價是因為其裝飾材料的不同。
據介紹,每幅畫的都是一類被稱為生成對抗網路(GAN)的神經網路生成,具體來說 AI 算法是 StyleGAN 以及輝達( NVIDIA)開發的 Original GAN。
那麼人工智慧會自己創造出藝術品嗎?網站在 FAQ 版面回答道:模型經過數據訓練,可以從大量的例子中學習,當然可以自己生成畫作。
其實,雖然是獨特的原創作品。但卻是大量餵食作品的混合物。生成的畫可能有蒙娜麗莎的形象,有梵谷螺旋般的天空,以及莫內的綠色景象…… 在合成過程中,它以非常低的水準和非常不可預測的方式進行,這也是使這種藝術形式如此有趣的原因之一。
在生成藝術品的同時也刪除了藝術品。在創造稀缺價值的同時,也想告訴我們,利用人工智慧可以無窮無盡的各種圖像。
所以,你對藝術的定義決定了 AI 畫作的價值。
算法美學的背後:生成對抗網路大顯神威
生成對抗網路由兩個相互博弈的神經網路組成,即生成器和鑑別器。生成器負責根據輸入生成數據(輸入可以是噪聲,也可以是一些其他的數據)。鑑別器負責分析數據,並區分這些數據是真實的(來自數據集),或者是虛假的(來自生成器)。在形式上可以看做武學中的左右互博。
上面公式下標 G 和 D 分別代表生成器 G(Generator)和鑑別器 D(Discriminator)。生成器的工作是將方程的值最小化,而鑑別器負責將這個值最大化。生成器 G 和鑑別器 D 會一直博弈,直到達到我們的滿意。
而那幅價值 1358 萬新台幣的藝術品,其作者用超過 8 萬幅 15 到 20 世紀的西方繪畫對算法進行訓練。基於這個龐大的數據集,他創造了一個創意對抗網路(Cre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簡稱 CANs)。與原有的 GANs 不同的是,此類型的 GAN 對損失函數稍作了修改。
據其創意對抗網路的論文,他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藝術創作系統。這個系統能夠通過觀看圖像學習風格進行藝術創作。不僅如此,這個系統還能偏離已經學會的風格進行創新,即生成新的藝術品。他們在實驗的過程中比較了人類參與者觀看系統生成的圖像和藝術家創作的畫作的反應。結果表明:人類完全無法分辨一幅畫是否由機器生成。
而 9GANs 創作畫使用的是 StyleGAN,它來自輝達,可以說是近期紅遍網路的「造假」神器了。與其他生成器不同,StyleGAN 可以根據需要更改生成圖像的結果,繪製出的圖片更加逼真,不僅可以創造假的人類肖像,也被瘋狂應用於其他機器學習應用項目,例如汽車、房間、甚至是動漫頭像等
StyleGAN 不僅可以生成高品質和逼真的圖像,而且還可以對生成的圖像進行較好的控制和理解,甚至使生成可信度較高的假圖像變得比以前更加的容易。
上面這些,換句話說,StyleGAN 專注於模仿,CAN 能夠偏離原有的風格,意味著創新。
算法美學真的是創新美學?
當 AI 戰勝棋手時,人們不時的拋出「藝術創作才是人類的專屬」論調,但當我們看到並不輸於當代藝術家的 AI 畫作時,人們作何感想?
其實,藝術的靈魂決不僅僅只是來源於創作者本人,更多的是我們觀賞者賦予藝術的價值。藝術的存在價值也完全取決於人類對其的理解深度。
一幅世界名畫,對於懂的人來說,可能價值連城,而對於不感興趣的人來說,其可能還不如一張普通的照片有用。
另一方面,不必擔心 AI 藝術作品對人類創作靈感有毀滅性的衝擊。相反,我們應該珍惜 AI 帶給我們的靈感。AI 可以將蒙娜麗莎與梵谷結合,創造出獨特的作品,那麼我們人類將蒙娜麗莎與梵谷結合,並在結合的過程中給予符合人類美學的調節,這樣創造出的作品是不是更有欣賞價值呢!
人類的創造力來源於對生活、對自然的觀察。當算法美學成為我們觀察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我們突破自身的道路又多了一條。
附圖:上圖是「假 Airbnb」網站,它也是由 StyleGAN 生成的,網站上的圖片和文字所描繪的根本不是實物。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9/06/06/gan-ai-paint/
fine art定義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何在美國創立藝術實踐平台?
✅離島人訪談花絮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2020/ep098/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HATCH的創辦人:宋若彤&李于一。
宋若彤(Minna Son)和李于一(Nana Yu-I Lee)兩人在古根漢博物館實習期間,受日益改變的後殖民全球氛圍加上,對於「全球性都市」的脈絡下,離散記憶的藝術表現,深感興趣、發想出HATCH Series概念。試著以Hatch Series作為一個實踐平台,摸索一個都會創意人 Urban Creatives的製作網絡能夠提供那些回應與解方。近年創辦人通過各自的嘗試,期望定義出平台的可能,HATCH的活動形式流動,從快閃展覽、座談至出版,思索藝術文化與都市之間的關係。
Minna畢業於NYU、曾經在古根漢、MoMa策展、NationSwell等單位持續累積經驗;Nana則畢業於Columbia University,擅長對外關係、募款與事業開發,以及文化政策諮詢等。兩人持續在不同領域耕耘,探索自己在藝術與文化產業的角色。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這集節目會以英文進行
來聽聽宋若彤和李于一談談Hatch Series的創立及契機,以及各自探索的路上、看到的可能性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離島人官網 | 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
🎬 訂閱Youtube收聽節目 | https://bit.ly/ho_youtube
🌹 Paypal支援離島人生存計畫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paypal
-----
🎙Ep098- 都會創意網絡HATCH:宋若彤&李于一
#Guggenheim #CreativeDirector #FineArt
🔗 http://www.hatch-series.com/
李于一(Nana)
🏆經歷
- 英國倫敦 Tom Fleming Creative Consultancy - Senior Researcher
- 美國紐約 HATCH Series - Co-Founder and Co-Curator
- 香港 SUTTON - Senior Account Director
- 台灣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 Head of Public Relations
🎓學歷
- 英國 UCL - MPhil / PhD candidate, Museology/Museum Studies
- 美國 Columbia University - MA in Arts Administration
- 台灣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Bachelor's degree, English Literature
宋若彤(Minna)
🏆經歷
- 美國 NationSwell - Account Manager
- 美國紐約 HATCH Series - Co-Founder
- 美國 Lewis & Harris - Creative Director
- 美國 Guggenheim Museum - Interim Curatorial Research Assistant-Asian Art Initiative
🎓學歷
- 美國 New York University - Master of Arts - MA, Media,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 美國 Pratt Institute - Bachelor of Arts (B.A.), Critical and Visual Studies, History of Art
-----
0:00 Intro
3:41 Minna攻讀Pratt和NYU後,目前專注於什麼領域?
8:33 Nana到倫敦UCL攻讀PhD的理由
12:56 創立HATCH平台的契機
21:00 HATCH series是什麼?
22:59 兩位分別在HATCH裡扮演什麼角色
32:26 一個HATCH的實際範例
40:50 什麼樣的對象適合參加HATCH
42:31 HATCH如何適應2020年?
45:06 HATCH未來會在台灣有活動嗎?
fine art定義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Computer Music Ensemble: for Black metal vocal, Prepared piano, Real time sound processing.
Composer: Ivan Voinov, Sandra Li, Cvo Yang, Bruce Wang
Sound engineer: Cvo Yang, Bruce Wang
Metal Vocal: Chi Yue
Prepared Piano: Sandra Li
Premiere Production: Body Phase Studio, Guling Avant-Garde theatre, Taipei, TAIWAN, 2014.4.26
About the work:
Dirge is a prepared piano piece that is processed through electronics and fused with a harsh vocal speaking the poem "Dirge" by Shakespeare. "Dirge" is written about de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ying. The meditative, dark sound interlaced with complex piano melodies and rhythms creates a perfect, romantic atmosphere around the aspect of death. The harsh vocal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cries of a crow, traditionally a messenger of death.
Dirge (134)
William Shakespeare
COME away, come away, death,
And in sad cypres let me be laid;
Fly away, fly away, breath;
I am slain by a fair cruel maid.
My shroud of white, stuck all with yew,
O prepare it!
My part of death, no one so true
Did share it.
Not a flower, not a flower sweet,
On my black coffin let there be strown;
Not a friend, not a friend greet
My poor corse, where my bones shall be thrown:
A thousand thousand sighs to save,
Lay me, O, where
Sad true lover never find my grave
To weep there!
About the composers:
Ivan Voinov is a first generation Russian living in America, where he has grown up, maintaining strong cultural ties back to his ethnic Russian roots, which can easily be heard in his music. During the later years if his high school career, he became successful as an ensemble composer, having several of his pieces performed across his home state, Vermont, and appeared on the radio for interviews on two occasions. Ivan is now studying computer music and recording rats major at Peabody conservatory, studying under Dr. Geoffrey Wright, where he is exploring the rich depths of sounds and capabilities and control pertaining to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music.
Sandra Li, of the Siraya people, is a former keyboardist of the classical ensemble "Indulge" and the well-know metal band "Chthonic". Her musical works crossover between classical and fine art, film and documentaries. She is the composer for the TV documentary "Unknown Taiwan" produced by the Discovery Channel. Also, she was the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musical "Dark Baroque”. Ms. Li earned the Master of Music degree in Computer Music from the Peabody Conservatory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in Baltimore, Maryland, U.S.A., where she studied Computer Music with Dr. Geoffrey Wright.
輓歌
威廉莎士比亞
無常爾來矣﹐置我於柩床。一息已云絕﹐殺我乃姣娘。
麻絰及紫杉﹐速備慎毋忘。無人愛我深﹐乃肯殉我亡。
竟無一好花﹐撒余靈柩旁。竟無一良朋﹐弔余埋骨場。
不須為余泣﹐葬余在遐荒。親友無覓處﹐免其徒哀傷。
《輓歌》是為預先設置的鋼琴,現場即時聲響效果控制,與金屬黑死腔演場所創作的作品。人聲的部分所吟唱的是莎士比亞的詩作 "輓歌"。這首詩所描寫的角度,是從一個渴望垂死的靈魂,面對生命中無法抗拒的凋落。企圖利用鋼琴複雜的旋律與節奏營造出一種完美浪漫的死亡氛圍,暴烈的人聲比喻為烏鴉的哭聲,代表死亡的傳統使者。
Ivan Voinov 來自俄羅斯,成長過程中大部分居住在美國。在他的作品中,充分展現了俄羅斯的民族意識與風格。就讀高中時,已經展露在室內樂作品的創作能量,樂曲曾發表於 俄羅斯,佛蒙特州,與電台相關專訪。目前就讀於約翰霍普金斯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系,主修作曲,雙修錄音藝術。師從 Dr. Geoffrey Wright。創作特色專注於聲音的探索以及有關電子音樂現場控制的深入研究。
汪戊全,來自台灣台北,2013年畢業於臺北科技大學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目前嘗試以手作的細膩態度融入互動媒體設計的謹慎思考,共同創造出述說新形態故事溫暖人心的價值。
楊政,來自臺灣,畢業於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在組樂團的過程中受到身邊不同藝術形式的人啟發試著追求無法明確定義的表演形式。曾經重新定義縫紉機的聲音的意義,在各地做過演出,同時於2013年在牯嶺街小劇場手作工作坊演出。
李婉菁 Sandra Tavali,西拉雅人,前indulge , 閃靈樂團鍵盤手; Discovery Channel 「謎樣台灣」配樂,音樂劇「黑暗巴洛克」音樂總監。作品常為跨界藝術、電影、紀錄片配樂等。約翰霍普金斯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研究所畢業,師從 Dr. Geoffrey Wright。
fine art定義 在 Nunu Fine Art | Taipe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Nunu Fine Art, 台北市. 8994 次赞· 67 人在谈论· 794 人来过. 座落於金山南路、仁愛路旁的靜巷裡,誠摯的邀請您與我們共享當代藝術. ... <看更多>
fine art定義 在 What Is Fine Art?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Dominic Shepherd discusses what fine art actually is. ... <看更多>
fine art定義 在 Re: [學問] art跟fine art的差別?? - 看板FineAr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eo84215 (橙柚)》之銘言:
: 今天去北美館看倫敦的設計展
: 喵了一下門口的北美館路標 下面寫著fine art讓我想了一下這個問題
: 就是art跟fine art的差別
: 由於我不是學藝術的 (現在只是高中生, 可是以後想走設計)
: 剛剛查了一下
: art指的是藝術
: 而fine art指的是狹義的美術 (WIKI)
: 但這個版(藝術版)卻使用fine art
: 中文wiki也只是淡淡帶過
: 不知道有沒有學美術的鄉民可以解釋一下其中的差別
: 還有fine在這裡所代表的意思呢?
啊…
我只能就自己知道的回覆,
有錯誤請指正我 :)
基本上這個定義是以西方藝術為基礎來發展的。
Art 在廣義的定義上,
除了美術之外,包括了戲劇、文學、音樂、舞蹈等,
所以有一些比較有年歲的藝術書籍,
會將這些藝術活動統稱為「大藝術」。
Fine Art 就是狹義上指稱為「純粹的」藝術,
就是指美術,
應該是你想問 "Fine" 代表的意思,
當初這個板設立的目標也是以「美術」為討論的走向,
所以會使用 Fineart。
舉個例好了,
臺北藝術大學的英文全名是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但是裡面的美術學院用的是
"Finearts College"
所以你要用藝術和美術,
如果要很細分其實用中文還是ok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51.135
※ 編輯: BlueClover 來自: 111.251.151.135 (10/22 21:49)
... <看更多>